在新加坡電商高峰會最後一晚時, 去了一個聚會, 加了好幾個同行的facebook. 回來後, 有一個住馬來西亞的人私訊了我. 25歲左右, 非常客氣, 很不藏私, 聊一聊就把他的網站跟產品給我看 (我們這行算禁忌). 其實我當下想法其實是有點不以為然, 想說感覺像個新手(感覺不到任何霸氣). 但是由於對方很客氣, 又不藏私, 所以我還是跟他小聊了一下. 後來我也跟他請教了一些國外物流的問題 一兩週後, 他又私訊我, 說看到我跟朋友們在閉關, 他也想到台灣來跟我們一起修煉. 說真的我這個人基本上只要你給我的感覺不要太差, 然後有小幫助過我, 基本上我都會有很基本的回饋. 於是我就跟他說機票買一買就來吧, 不介意的話, 我有間冷氣壞掉的空房給你住. 我想說新加坡見過面, 聊天人又不差應該不會怎樣. 結果他沒幾天就訂了一週的機票, hotel也訂了, 連接機都不要我接(說怕麻煩到我), 就飛來了 第一次見面是週日, 我們沒去辦公室, 直接約在咖啡廳. 然後我們見到他的時候, 我跟國外朋友都傻了, 為什麼傻了, 因為我們在新加坡根本沒見過這個人.(我從頭到尾把他誤認為另一位新加坡認識的人) 見面時的第一句對話如下 我: hi, 我們…..見過面嗎? 他: 沒有!! 我(滿臉黑人問號): 那…你怎麼會來??? 他: 我看到你寫的那篇新加坡高峰會的文章, 太有感了, 就決定私訊你, 然後來找你 我(??????): 喔…..好 然後由於第一次見面我們剛從香港回來,…
Author: Tony
網站結構好seo就會上去
google爬蟲是機器人, 用演算法跟邏輯來爬你的網站. 由於爬內容靠的是演算法, 所以當你的網站結構稍微複雜時 (連結內很多session id, dynamic 內容), google 在爬的時候就會爬到很亂的資料, 然後搜尋顯示的時候不人性化 (會很像機器人) 這也是為什麼網站需要 標題, meta description, keyword這堆東西. 這東西是要方便google爬蟲, 當他們爬不出人性資料時, 整理資訊用的. 這也是為啥 HTML 結尾的網站比較有seo優勢, 因為g好爬 說真的這堆什麼關鍵字, 標題設定什麼鬼的, 真的很重要嗎? 這樣說好了, 你站內seo做得再好, 沒有外部連結, 沒流量沒人看, 基本上跟屁沒啥兩樣. 網站結構好, 文章標題有H1, 文章內有該有的關鍵字, 外部連結做了, seo就會上去了 人性化的[信任度] 才是關鍵, 不是那一堆有的沒有鬼東西. https://lihi.biz/vzvw9
不負責任的股票預測
[不負責任的股票預測] 我先說, 我不懂股票, 我有個台灣帳戶裡面有些錢, 基本上全部丟給朋友操作, 完全不看, 因為看不懂. 但是我很喜歡從別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 因為很多東西, 是真的只有[內行人]才懂. 這邊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當年, 聯盟行銷開始盛行時, 有一家聯盟行銷公司股票是有上市的, 因為做聯盟行銷時有需求, 所以會常常監視聯盟行銷公司網站的流量跟找流量源頭. 那時候我就發現, 當他的流量跟alexa往上爆衝的時候, 幾個月後, 它的股價就跟著衝, 然後開始往下掉時, 也是幾個月後就反應在股價上. 因為聯盟行銷網的流量 = $, 所以反應是最直接的. 第二個大該就是Amazon了, 當他們宣布FBA跟一堆雲端服務時, 因為我馬上就用了FBA, 我很清楚的了解那些服務有多可怕. 就算Amazon本身沒獲利, 當時股價高到一股美金$180美, 我也覺得潛力無窮, 因為自己本身在用, 知道他到底強在哪, 至於股價飆到多少, 我就不想說了, 因為這隻我沒跟到, 幹 有興趣的人去 finance.yahoo.com 看amazon股價, 然後直接用google trend 去做比對, 就知道我在講啥了. 我現在又看到另一支了, shopify, 真的是用過後才知道他強在哪, 為什麼這麼多人用它, 而且他的獲利模式真的太可怕了, app market place +…
新加坡高峰會會後延伸
自從新加坡電商大會回來後, 說真的挑起了我心中很不服輸的個性. 因為跟很多人外國人聊過之後, 發現其實我能力不比其他人差, 但是因為市場的差異, 導致我們在台灣, 做得比別人辛苦, 比別人用心, 但是做出來的數字卻連別人的1/5都不到. 所以回來之後, 二話不說基本上就是閉關. 每天早上10am起床, 除了三餐跟一天不到5場的傳說之外, 基本上就是在電腦前坐到晚上2am 回來後的前兩天, 完全在研究Shopify, 付了錢, 裝了10個app左右, 弄了個優化過的佈景, 改了一些程式碼, 把放棄購物車的追單流程, 交叉銷售, 加購, 產品上架, 運費設定, 金物流等等, 兩天內通通給他搞定, 當然也要謝謝我外國朋友, 耐心的回答我一堆很智障的問題. 搞定後我上了一個系列的產品跟一兩個台灣跑得不錯的品, 就開始研究市場投放的部分了. 以前廣告投放只需要針對單一國家, 做起來真的不難. 照著簡單的步驟把廣告設定好, 只要文案, 素材, 頁面跟產品不要太爛, 大致上都跑得動. 可是這次說真的一開始我非常的迷惘. 就算看著我朋友的廣告帳號我也不太確定要怎麼開始. 因為這次不是一個國家了, 是直接全世界開始投, 代表說如果我選錯國家, 或是選錯興趣, 設定錯, 很容易全盤都倒. 而興趣隨便選一個都是幾千萬的大小. 選錯的失敗率真的很高. 其實最怕的是因為選錯興趣導致一個可能很有潛力的產品被忽略. Moco大該也看到我很迷惘, 他就一直跟我說反正投下去就對了, 不要想太多. 反正就拿300萬出來燒, 他不相信燒完後燒不出個結論. 後來想一想,…
正確的思維比怎麼複製更重要
我真的不懂為什每次我寫出來, 我覺得真的很重要很重要的東西, 反應都不怎樣, 像是之前那兩篇成長的關鍵跟活出框架 反而像前天那種我覺得很普通, 隨手記錄的觀點文, 反應整個大爆炸. 說真的, 擁有正確的思維, 對我來說遠遠比知道怎麼做還要重要. 今天如果你擁有自我成長的思維, 遇到什麼東西不懂, 不會, 你總是會想辦法學到懂. 如果你沒有看破世俗跟活出框架的能力, 那麼你的眼光會永遠被眼前餵食的東西所侷限 沒有成長跟活出框架的思維的人, 永遠只能看著別人做, 然後想複製, 永遠無法領導跟創造. 不會操作fb廣告, 不會架設網站, 不會寫文案, 沒關係, 會找資源會自己學就好, 學會後自己創造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公式 但是不會找資源整天等著人家把密技給你的人, 說真的就算整個網站, 帳號打開給你複製, 你也複製不出一摸一樣的結果, 就算成功也只會是短暫的. 正確的思維, 觀念, 永遠比知道怎麼複製更重要 https://lihi.biz/CoLPl
新加坡高峰會心得分享part 2
好久沒有像今天這樣8am起來, 聽課聽一整天到快6pm, 真的累到靠北. 中午吃飯還只給20分鐘, 不知道在趕三小. 整天搞下來搞到8pm回到hotel秒睡死到12am才醒, 明天還得再戰一天. 今天整個聽完後, 說真的除了那個賣tshirt/杯子/項鍊的以外, 剩下其實沒啥太大的收穫, 不過這種高峰會就是這樣, 重點永遠不是講者, 而是台下可以認識跟互助的神人. 像這次跟我一起去的阿斗仔還有陪我一路成長的一掛人, 幾乎都是從2009年開始在各大行銷高峰會認識的. 各位如果有點閒然後英文還可的話, 這種活動可以多走走, 不過當然也是要有點實力, 以免交流時腦袋空空可能也沒人想鳥你 這邊說一個很有趣的觀察, 7,8年下來參加了大大小小的高峰會, 我跟朋友們都有一個共通的默契, 我們找人搭訕基本上都找那種穿的很樸素看起來很路人的路人, 那種通常都強到爆表, 超級實作派. 然後那種穿得正式隆重西裝筆挺的, 大部份都不知道來衝三小的. 這次活動真的很誇張, 真的他媽的世界各地都有人來報到, 以前美國的活動都還是本國人居多, 通常都一次幾千人報到. 可能這次活動上萬塊的門票加上要飛N小時到一個非英語系的國家, 為活動建立了一點小門檻, 不過這樣很好, 活動上都是認真在經營的人, 少了很多不三不四浪費你時間的雜魚, 最後還是來了800多人. 不過我下午在群組內po了文問有沒有其他台灣人也在會場, 7小時候後除了創辦人跟我打了個招呼還有剛剛有個管理員跟我說他住台灣以外, 台灣大該真的只有我一個人了, 孤單寂寞然後hotel冷氣真的很冷…. 這邊整理一下今天聽到, 我覺得值得一提的一些重點跟一些講者提供的數據. (EC為主) ========== 如果你的網站讀取時間超過四秒, 會有25%的訪客會放棄你的網站 他們之前幫一個讀取要8秒的網站優化到2秒後, 成交率立馬 double ========== 以一個品牌ec來說, [關於我們] 是僅次於主頁流量最大的網頁 (這個我意外了,…
新加坡高峰會心得分享part 1
每次來這種世界級的高峰會, 都會覺得自從搬回台灣後, 腦子進化了, 可是眼界真的萎縮很多 在台灣做了電商一年多, 一天營業額10萬, 20萬, 就覺得好像還不錯, 然後這種量通常台灣市場大概1個月就乾了 我左邊坐了一個捷克人, 之前賣防盜背包, 一天純淨利35萬台幣, 連續2個多月(就一個產品) 右邊坐了兩個越南人, 東西也是賣全球. 剛剛台上的講者, 是gearbubble.com的創辦人. 賣tshirt, 馬克杯, 項鍊等等. 一年5000萬美的營業額. 當他把他的策略講出來時, 很多東西台灣基本根本不可能做到. 比如說他有一款杯子, 上面的文案是針對喜歡打獵有小孩的爸爸. 這個受眾在美國有320萬人, 他整個活動下來賣了8000多個, 然後他有針對各行各業或是各種興趣的杯子跟項鍊. 然後他又拿了另一個針對美國德州人的杯子設計, 不多, 賣了500多個, 但是美國有50個洲所以有50種不同款式可以規模化. 然後某些可以國際化的產品, 他就會放寬到澳洲, 英國, 歐洲等英語係國家. 市場大小徹底決定了商業上可以做的變化跟轉彎的幅度有多大. 如果今天我在台灣針對有小孩在打壘球的媽媽, 大概不到10萬人吧, 做個產品出來可能也賣不到幾百個, 可是市場夠大就可以創造出一支營業額有份量的產品. 在台灣, 真的就是肌肉上的對決, 比硬. 因為除了比產品力外, 還要比產品開發速度, 因為乾太快, 新品要一直銜接, 不然死更快. 還要比素材. 因為市場小, 素材倦怠的快. 可是國外市場大, 一款品賣得好, 轉個小彎可以馬上換市場….
思想植入架構圖
腦子內常常有很多東西, 東一塊西一塊, 但是要發想整體結構的時候, 總是拼不太起來. 最後一定得靠畫圖或是寫下來自己才知道下一步要幹麻. 剛剛用小畫家畫了一張圖, 把一些結構整理了出來. 至於每一格的內容代表什麼, 懶得解釋了, 因為這張圖如果真的要解釋, 幾個小時也解釋不完. 請大家細心品嚐. 假設市場300萬人, 30%以上被帶進來這個架構內,然後在裡面轉啊轉….. #思想植入 https://lihi.biz/ioQN3
優化看的是大數據
各位老大, facebook pixel裡面有很多很多的事件可以埋 埋完後可以告訴你非常多的數據, 比如說 多少人進來頁面 多少人加入購物車 多少人到達結帳頁面 多少人開始結帳 多少人完成結帳 BLAH BLAH BLAH BLAH BLAH 然後很多客製化系統(我們), 跟一些比較不是大眾化的系統, 會把其中一些事件埋到不一樣的地方, 來細讀網站的資料跟分析. 但是但是但是, 如果今天跑廣告, 選擇用這些埋得比較特殊的事件來當作優化點的話. 請記得遵照[大數據]法則來思考. 舉個簡單的例子. 所有人都把viewcontent埋在產品頁, 一進去就觸發. 我們也埋在產品頁, 但是要滑到最底才觸發, 這樣我們可以看出多少人進來 vs 多少人真的看完產品頁面. 但是如果今天我買廣告選擇viewcontent當優化點的話. 因為[大部份]的購物系統還有內容農場, viewcontent是埋在產品頁面直接觸發跟文章一進去就觸發. 所以FB會帶給你的人, 就是這一票的人, 而不是讀完產品頁的人, 基本上跟CPC沒啥兩樣. 優化到內容農場的流量機會超大, 因為內容農場的流量100%大於電商. 優化看的不是你自己怎麼用他的事件, 而是大數據, 大家怎麼運用這個事件. #沃草 #剛剛跟人解釋到快昏倒 #然後發現一個月前跟他解釋過 #他當時根本完全沒聽懂 = = https://lihi.biz/OhSB7
產品銷售頁的真正目的
產品銷售頁的真正目的 這兩個月系統端收了10幾個廠商, 幫各大廠商把網站架構出來時, 我發現所有商家都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大家非常非常注重網站的美觀, 而很少有人真的會去思考頁面, 架構上的轉換率跟影響力. 而架構上的轉換率跟網頁的影響力, 跟人的購物習性, 有著深深不息的關係. 為什麼大陸的詐騙網站, 特別愛用一頁式的購物車? 原因很簡單, 他轉換好, 影響力有到位. 我這邊附上兩家賣冰壩杯的商家 A是傳統型態的購物車, 一進去先給你個大圖, 然後接著是購物車 B是原版的冰壩杯杯主, 用的是我家的系統. 混合型態的一頁式官網, 介紹完後購物車在最下方 因為現在有[影片廣告]這種東西, 讓我們在網頁設計跟行銷上, 可以偷懶偷很大, 只要產品夠爆炸, 影片素材做得夠好, 夠吸引人, 進來後產品銷售頁(landing page) 真的只有加分而已. 這種情況下, A型態的購物車其實就夠了, 而通常, 如果品牌知名度好, 進來的流量都已經有預期心理跟期望值的時候, 往往產品真的是不太需要特別的介紹. 可是, 老闆們往往忽略了以下幾點. 1. 你產品力真的超強? 你每隻開發出來的產品都是爆品? 2. 你素材真的做得夠火? 看完的人進來都迫不及待想付錢? 3. 你的客人都是老客戶居多, 完全不需要看產品介紹? 我這邊拿個消費意願儀表來解釋好了. 今天消費者沒看過你的產品, 對你產品的消費意願, 0% 你的廣告打到他了, 看完了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