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教過文案課, 就不準去上過課的人當文案講師的話. 好啊好啊, 哥過去教過一些電商的課, 講過些成長駭客的東西, 分享過行銷心理學, 現在誰做電商, 買廣告或是搞系統, 我就跟他翻臉開吉. 倒底有沒有大頭症到這麼嚴重? 一堆人不過一萬多左右的追蹤者, 就覺得自己是偶像公眾人物? PO文都在自我感覺良好或是報備近況, 然後整個一言堂, 任何不順眼的留言就封鎖 很多人沒有搞清楚一件事情, 就是別人來追蹤我們這種人, 是因為我們身上有這麼一些他們想學的專業, 而不是真的把我們當偶像來追蹤崇拜, 拔掉我們身上這麼點專業, 基本上我們啥都不是. 我常聽到人家叫我什麼神, 網紅, 什麼鬼的, 說真的我聽到真的覺得tmder有夠丟臉, 我都直接請對方不要再這樣叫, 才幾千個追蹤者神個雕, 網紅個小鳥啊, 沒有個5,8萬我都不覺得是個屁…. 今天如果真的有實力, 就算人家100%抄襲你, 你也還是能夠持續創新, 人家永遠就只能吃你剩下的, 追著你跑, 走你走過的路. 別人可以複製你的產品, 但是複製不了你的思維, 跟你準備創造出的未來. 文案哥哥, 怕人家搶飯碗怕成這樣, 真的有夠廢, 氣超弱的, 拜託, 加油好嗎. #怎麼可以大頭症到這種程度 #真的有夠丟臉誒 https://lihi.biz/mFNy9
使用利害系統的lihi之處
系統之前都是給剛開始起步的人使用, 然後架好後幫他們慢慢調整, 所以沒太大的壓力. 前幾天有第一個品牌商從原本的系統轉到我們這裡來, 而且是一從一個我覺得功能還算強大的系統過來的. 另外那個系統的老闆本身感覺有電商經驗, 也有自己物流. 前幾天看了後台功能模組其實也看得出來是有經驗的人開發的. 搞得我們在幫對方轉站前非常擔心自己的系統不夠健全, 轉換率尬不過舊系統, 壓力大得不要不要的, 不過這個業主真的超級信任跟配合, 整個就放給我去搞就對了. 轉站第一天, DNS 還沒擴散完整的情況下(有些客人根本無法下單, 讀不到網站), 就已經打平原本系統的營業額了, 轉換只有小掉 第二天, 也還沒擴散完整, 加上舊站的營業額 15%左右, ROAS從本來的好像8還是9, 聽說成長到10還12 然後今天感覺整個要破紀錄的fu啊RRRRRR… 重點是網站還沒上CDN加速圖片讀取, 細節都還沒調整完. 說真的這針強心針打得真的蠻用力的, 畢竟是第一次把品牌商整個直接轉接過來. 非常的怕烙賽出包. 雖然還是出了不少小包, 也多虧了各個團隊快速的修正, 讓整個轉移算順利 還有一點我覺得蠻值得提的, 這家電商本來超取率佔了總營業額好像80%還90%左右?(忘了), 然後不取率是8%, 換過來後做些價錢上的小優化, 現在貨到付款比例已經跟超取一樣了 (相信貨到付款不取率應該不會到8%), 然後串上了些匯出匯入的功能, 應該也幫對方公司省下了不少人力. 而且我們簡訊王根本還沒串, 串好應該可以再拉低一點不取率 總之這次轉站應該算成功的, 之前聽到有些人抱怨說我們系統收費高(抽營業額大該2%~5%), 但是以上述的例子, 其實光降低那個超取不取率, 就已經回本系統費, 甚至有多的了, 更別說營業額上的提升. 剛看了一下, 客單價好像也有稍微提高了一點點, $50塊的樣子 (這部分沒調整優化過)…
能者多勞?能者過勞?
蜘蛛人說過一句話, 能力越強, 你的責任就會越大. 我個人非常賭爛這件事情. 憑什麼能力強的人就要做更多的事? 憑什麼沒能力的人可以過得比較爽? 我自己多做點事還好, 畢竟公司是自己的, 但是我非常不喜歡把更多的事情加壓在能力強的人身上. 每個人多多少少會對工作產生倦怠, 差別只是在倦怠發生之前, 他能夠承受多少. 好的隊友通常承受度也比較高. 但是當你一直把更多的事情加壓在好隊友身上時, 你只是在消磨他們對工作的熱情, 讓他們更快的對公司還有工作倦怠. 連我自己都有對工作倦怠的時候, 更別說其他人了. 我的理念蠻簡單的, 我把事情分派下去, 做完了, 做得好, 剩下時間就是你自己的, 做你自己想做的事, 想接案, 想環遊世界, 想自己創業, 我就是在旁開心的支持. 而有趣的是, 當你這樣對待他們, 好的隊友會在事情做完, 或是看到公司有需要幫忙時, 都會主動過來詢問需不需要協助, 或是自己提出更好的做法跟想法來幫助公司成長. 至於沒有心的隊友. 我的作法也很簡單, 就是把我的壓力轉移給他們, 讓他們開始主導自己的未來, 然後靜靜的看著接下來會不會有什麼奇蹟, 讓他們破繭重生. 沒有破不了的繭, 只有你有沒有心去突破 當你突破不了時, 要面對的是死亡跟輪迴. #破繭之後的世界是美好的 #因為重生後才能看清楚未來 https://lihi.biz/kU0mO
[一路向西] 第一章
[一路向西] 第一章 早上太早起要幹麻, 就寫寫東西理理思緒再開始工作~ 其實也不是什麼太大的秘密了, 過去半年內, 我們團隊操作的產品內有一支掃把, 莫名其妙也賣了兩萬四千多支, 不過任何產品在網路上操作, 基本上過萬之後, 都很容易感到疲乏. 上週我有個剛學會操作Amazon的美國友人打電話來閒聊時, 我就問他說要不要幫我Amazon創個品項, 我寄一箱過去給, 通通上架好後我操作一次美國市場給他看, 電話講完, 一週後, 就這樣, 一箱掃把已經準備起飛要去美國了~ 說真的, 這一箱過去, 會不會賺錢還不確定, 其實賠錢也無所謂, 但是有很多東西是我很想知道的, 比如說 1.台灣跑得好的產品, 國外是否也能一樣火熱 2.優化好的廣告素材, 在國外是否也能表現優異 3.台灣的名單拿來做國外的Lookalike, 是否也能夠有同樣效益 4.台灣優化好的加購品項, 國外是否也通用 我相信以上四點的答案, 除了第三點外, 剩下的應該都是YES, 但是我還是得真的跑一輪才知道. 最後我最想知道的是, 今天我拿一個確定賣得動的東西, 用上優化好的素材, 加上Lookalike名單, 最後配上對的加購品項, 然後調整一下適合國外的價格後, 這個組合, 能不能夠抵抗國外3倍的廣告費, 最重要的是, 能不能夠在不燒超過5萬塊台幣的情況下開始正面獲利. 1.5個月後, 我們來看Part 2 🙂 #台灣適合當基地 #往世界前進 #沒有優化好的東西 #不要隨便跨境…
凡人的定義
[凡人的定義] 之前有看過一篇文, 講的就是創業家最怕的就是有人要找你聊聊 https://goo.gl/sxDisJ 今天我剛好在某個領域稍微通了一點, 所以來找我想要聊聊, 喝咖啡吃飯的人還真的不少. 通常來敲我的人, 我一定都會回應然後閒聊幾句(可能不是即時的, 但是基本上我一定都會回). 但是眾多來找我聊聊的人裡面, 有一種人我最害怕, 就是凡人. 什麼叫做凡人? 簡單說起來, 凡人就是他以前沒有做過什麼很狂的事情, 跟他聊天的時候, 你大該也感覺得出來他沒有要做出什麼狂事的fu, 這種人什麼事情投入後大概就是做個50分,然後嘴上常常講著他想做這個想做那個, 但是從來不去貫策. 最糟糕的是, 這種人並不知道他凡, 而且又特愛找你聊天…… 說真的, 今天要脫凡真的沒有那麼難, 只要你決定做一件事情時, 多花點心思, 多花點工夫, 做到能讓人覺得, shit, 這個人不一樣, 你就能夠擁有你的故事, 我又特愛聽這種不平凡的故事. 中年創業, 曾經失敗過幾次, 曾經負債幾千萬, 狂, 說來聽聽 專長寫程式, 某個紅片天的遊戲是你寫的, 狂, 想玩 當年唱饒舌, 玩樂團, 有自己的創作, 狂, 想聽你寫的歌 打遊戲機打到周遊全台刷機, 台灣每台機子都有你的紀錄, 狂, 佩服你的用心 為了不要當兵, 吃了半年水煮雞, 把自已瘦到剩下一根骨, 狂,…
Facebook廣告系統改版
我不得不囂張一下, 我在2015年12月就說過要之後fb像素改版後, 要開始顧慮到網站的架構了. https://goo.gl/UlgjTJ 目前已經聽到有些用一頁式網頁的, 廣告已經開始有投不出去的問題了. 這只是第一步, , 到時候網站素質真正影響到廣告效益的時候, 沒概念的就通通去死一死吧, 希望死完洗盤後, FB又會恢復成一塊淨土. 順便一提, 其實想知道Facebook廣告系統未來走向, 大該只要看Google Adwords就知道了. Adwords 的聯播網流量來自於 [一大堆網站]. 流量品質級難控管, 為了控管這堆流量, 他們系統發展的其實比FB的先進很多 (至少我這麼認為) 網站, 廣告帳號, 素材, 組合的評分, adwords 早在7,8年前就有了. 而且更別說Facebook從Google挖走了一堆人…..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facebook-googlers-2010-7 https://techcrunch.com/…/facebook-stealing-googlers-at-an-…/ 內容補充: 我再稍微多解釋點好了. 通常詐騙跟賺快錢的(沒信任度的網站), 在網站上會有很多很多的小細節, 他們是不會去做的. 當一個外部網站(fb,google) 有pixel在你的網站或是可以去爬資料時, 這些細節, 就可以當作一個網站的足跡 (footprint) 來跟他們龐大的資料庫做比對, 來決定你的網站到底可信度有多少, 完整度有多少. 基本上就是一個網站評分機制, 然後評分越爛的網站, 廣告費就給你越貴, 甚至投不出去. 如果我說未來你網站上如果有公司行號跟統編, 你的廣告費會比較便宜, 意外嗎? https://lihi.biz/JTV7k
效益帶動品牌/品牌帶動效益
[效益帶動品牌/品牌帶動效益) 昨天只睡三小時, 腦子很鏘, 然後完全沒辦法做事因為沒什麼專注力. 然後某人剛好敲我跟我聊天, 想說反正沒法專心做事, 就乾脆把剛剛跟人聊天的東西整理一下給各位看看. 這邊我想先講一件有趣的事情, 做行銷的人大致上有分兩種, 一種是廣告操作手, 整天下廣告看效益, CPA為王, 廣告代表一切, 但是廣告效益一差, 這種人就想要自我毀滅, 覺得公司準備倒的不要不要的. 另一種是整天搞品牌品牌, 可以把品牌講得天花亂墜, 但是問他做的這堆東西帶進多少營業額, 效益如何, 一句都答不出來. 這有點像某些大師覺得自己寫的文案跟做出來的landing page超級無敵他媽屌, 品牌都因為他而復活, 營業額都因為他而成長. 但是大師本身不會下廣告, 不懂整體商業營運, 看不到營業額, 怪誒, 那他怎麼知道他寫的文案超級無敵他媽屌啊??? 通靈老人妮? anyways, 離題了, 上一段應該只有同溫層的人知道我在講啥吧, 回歸正題~ 我本身在行銷上其實是比較偏向廣告操作類型的人, 因為我要看到數據才能安心, 品牌對我來說很虛, 然後有在操作廣告的人應該都知道, 最近一兩個月廣告效益爛到一個不行, 本來很多品牌ROI 都有個5~8的, 通通掉到2.5~3而已. 這段時間我每天都在觀察用我系統的人 (很多人的廣告帳號也都是掛我這), 這時候我看到有些品牌, 在大家爛的時候, 很莫名其妙的並沒有受到爛廣告效益太大的影響, 然後大該過了幾週後, 才跟著大家開始爛. 這時候我去調一些資料出來看, 發現了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是有些品牌長期廣告投放, CPA 其實都很穩定,…
經營社群寫文取向
真的意外昨天隨手寫的東西反應這麼大, 之前寫的深度文反應都沒這麼熱烈. 可能因為這次的內容有打中另一個族群吧 不過這讓我領悟到一件事情 經營社群靠的不是寫深度文 , 經營社群靠得是寫出能突破同溫層的文 https://lihi.biz/yxLIC
客戶終身價值/ LTV
[客戶終身價值/ LTV] 剛剛看完阿物寫的那篇iChef SaaS 的觀點後 (下面有連結), 我這邊想點出一個做SaaS最最最最最很多個最, 最重要, 但是在iChef這個案子裡面好像被忽略(??)的觀點 LTV / lifetime customer value / 客戶終身價值. Awoo 講的其實都沒錯, 軟體服務,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看的是終身客戶價值, 所以一開始燒錢佔市場, 然後賺錢跟估值看的是客戶收進來後創造出來的價值, 可是, 可是, 可是. 客戶終身價值在於, 要這個客戶終身能提供的價值, 超過你一開始客戶取得的成本(廣告費+營運成本), 整個公式才成立, 這個SaaS才活得下去. 台灣餐飲業平均壽命2.1年, 80%的餐飲業活不過3年啊各位老大…… 我其實看不太到iChef這些所謂的客戶能夠提供真正的終身價值, 因為2年的生命週期, 其實沒多大的LTV可言……. 可能他們真的有很強大的獲利模式, 我外行看戲看不懂吧…..? https://www.facebook.com/awoolin/posts/1637578199605297 https://lihi.biz/BM5YJ
選擇不是越多越好
我也常常強調, 選擇不是越多越好,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加購頁, 只會有三~五樣產品輪播, 而不是大雜燴的方式通通亮出來 王品集團的菜單真的是優化最好的菜單 https://lihi.biz/4pY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