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某少爺丟個已經測試過確定跑得動的產品給我希望我幫他放大順便抓客戶群. 我拿了他的landing page後廣告一下, 跑了一上午, $2500多廣告費只轉了一單出來, $790塊, 我一整個覺得不對勁, 就把廣告停了開始看landing page. 看完後整個火都來了. 網頁上加入購物車的地方標示不明顯, 數學算錯 890-200 = 省300????, 價錢沒照之前測試的價格自己亂漲, 加了一堆沒意義的東西. 罵完後叫他改, 不誇張, 改兩行字, 價錢往下調$80, 流程小動, 隔天$7200轉出13.5k 今天到現在3k 轉出了9k, 雖然不是太好, 但是至少不賠錢, 可以測試出很多有用的數據, 廣告很多減肥空間 說真的, 很多時候, 魔鬼, 成敗, 真的就藏在細節裡, 我從頭到尾一直跟他說, 多用點心, 多用點心, 我也跟各位說, 真的, 多用點心, 一切都會不一樣. PS. 我還想提一點, 跟年紀輕的合作很多好處, 因為我罵得下去, 有腦子的小伙子都聽得進去. #多用點心 #差點氣到心肌梗塞 #但是罵完有點爽 https://lihi.cc/jyM8P
Paganini+新服務
前幾天跟 Ken 聊天時, 他提到說 Paganini+ 準備出的一個新服務 http://tmp.paganiniplus.com/ 網頁上寫的可能有點小複雜, 我這邊大該解釋一下這東西厲害的地方 1. 你可以把收集到的line聯絡人, 在對方允許後 (點連結簡單授權) 2. 利用這個平台歸類 (分成男生, 女生, 年齡層, 商品類別等等) 3. 利用平台發line訊息, 把對的訊息發給對的群組 4. 這樣用line行銷就可以發準確訊息, 不再亂槍打鳥 很適合有官方帳號, 或是已經在用Line@的人, 把現有的客戶分類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聽聽說明會~ #行銷要學著走出Facebook https://lihi.cc/q1gjp
走一條你該走的路
企業參訪心得 – [走一條你該走的路] 前幾天, 很榮幸有機會去參訪了OB嚴選跟Lativ, 結束後也真的覺得受益良多, 至於參訪內容我下面直接用幾句話完結他, 因為很多人已經PO了他們的心得感想, 而我的跟他們一樣也是大同小異 OB嚴選的參訪時講的全部是行銷跟策略面的東西, 很多企業主在第一個參訪應該都能比較感同身受, 因為很多都是做過, 正在做, 或是準備要做的事. 甚至很多執行上會遇到的問題都大同小異. 所以這部分結束時, 問出來的問題都比較實際, 大家也都得到了很實在的答覆. 真的很謝謝OB Lativ的參訪我們看了他們的物流, 見到了超高效率的員工, 聽了他們公司過去10年來的成長歷程的同時, 也講了一些數據, 比如說他們的高到不可思議的回購率, 還有他們如何拼命地提升品質來達到這樣的回購率. 同時Victor也一直著重於效率, 數據, 品質品質跟一再強調品質, Victor的演講裡大該花了快30分鐘著重於他如何重視品質這件事. 參訪結束後, 很多電商校長回家後也相繼發文, 然後我看到的發文幾乎都是一面倒, 基本上內容大該都是如下 “我要想辦法讓我的員工跟他們的員工一樣有效率” “產品品質最重要, 產品要100分才有競爭力” 說真的, 我看完這些發文後, 我只有一個想法, 就是 [乾, 完蛋] 員工的部分不用多說了, 人家花多少錢招來的人才, 找的人都萬中選一的武學奇才, 各位老闆再看看自己花多少錢在員工上, 然後還希望自己員工跟人家Lativ的員工一樣盡心盡力跟有超高效率? 不要笑死人了, 慣老闆們, 要求員工前請先自我反省 接下來是產品品質的部分, 這部分其實才是這篇文的重點. 我認識的業主90%都是精實創業型, 意思就是後面可能沒有太龐大的資金 (包括我自己)…
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好
前幾天某少爺丟個已經測試過確定跑得動的產品給我希望我幫他放大順便抓客戶群. 我拿了他的landing page後廣告一下, 跑了一上午, $2500多廣告費只轉了一單出來, $790塊, 我一整個覺得不對勁, 就把廣告停了開始看landing page. 看完後整個火都來了. 網頁上加入購物車的地方標示不明顯, 數學算錯 890-200 = 省300????, 價錢沒照之前測試的價格自己亂漲, 加了一堆沒意義的東西. 罵完後叫他改, 不誇張, 改兩行字, 價錢往下調$80, 流程小動, 隔天$7200轉出13.5k 今天到現在3k 轉出了9k, 雖然不是太好, 但是至少不賠錢, 可以測試出很多有用的數據, 廣告很多減肥空間 說真的, 很多時候, 魔鬼, 成敗, 真的就藏在細節裡, 我從頭到尾一直跟他說, 多用點心, 多用點心, 我也跟各位說, 真的, 多用點心, 一切都會不一樣. PS. 我還想提一點, 跟年紀輕的合作很多好處, 因為我罵得下去, 有腦子的小伙子都聽得進去. #多用點心 #差點氣到心肌梗塞 #但是罵完有點爽 https://lihi.cc/LQF16
關於奧客
前兩週跟 Eddie Li 討論過一個東西, 就是奧客. 電商做越久, 自然而然就累積了越來越多的奧客, 我們奧客的定義很簡單, 基本上會來粉絲頁留言說我們產品哪裡比較便宜, 哪裏買得到, 或是公開抱怨產品的, 我們就直接歸類為奧客. (SORRY, 我就是這麼玻璃心) 而且說實在, 愛比價愛靠北的人, 被我歸類為[鯰魚派], 也就是所謂的bottom feeder, 所以他們的錢不賺我也無所謂, 省得麻煩. Anyways, 回歸正題, 這時候我們就想, 既然我們有奧客名單, 別的電商老闆應該也有, 而且認識的電商老闆這麼多, 我們應該把所有的名單全部拿過來交叉比對, 弄成一個奧客單. 然後以後打廣告時, 名單匯入, 排除奧客 更絕得是, 以後看哪家電商不爽, 我們就拿奧客名單免費幫他做行銷, EDM, FB廣告, 流量通通往他家送. (其實我最嗨的是這一塊, 想到就很爽) 待解題: 還有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開一個粉絲頁, 然後用這個粉絲頁去同步所有電商老闆的粉絲頁黑名單, 然後粉絲頁讓所有電商老闆共享 #看誰不爽就送他奧客 #根本電商流氓 #可行度好像不高 #待解題誰來研究一下可行度 https://lihi.cc/pfdNd
Growth Hacker的價碼討論
射群網紅張嘉玲在GH群組問了一個鬧翻天的問題, 我把他轉出來讓大家討論看看. ================== 各位大大好,想請問一個問題,請問目前台灣的Growth Hacker薪資行情大概是多少呢?問過一些人,但是大家給的答案都不太一致,但似乎大多數人都同意如果是厲害的GH,一年100W以上沒問題。 但是如果是比較資淺、剛入行的呢?市場行情待遇大概會是多少?70-80W之間是合理的嗎還是?如果是高手又應該給多少pay比較合理呢?可以給我一個大概的範圍參考嗎? 謝謝大家的回答~~ ================== 順便一提, David 哥徵growth hacker, 如果能保證月營業額300萬, 願意給營收的40%, 歡迎高手跟他報名~ growthhacker.com.tw <-我一年半前看好這假議題會爆炸先買好的domain, 起標 $2000!!! #growthhacking #欸欸啊啊啊 https://lihi.cc/gOYup
打折打到骨折的最高境界
[削價競爭中的霸主, 打折打到骨折的最高境界] 前提, 這篇文不是什麼實戰文, 就是我自己沒事觀察周邊生態後叭噗出來的理論. 跟一堆講師跑去看書, 上別人的課後, 拿來當自己的教材有異曲同工之妙 (地圖砲直接命中一票講師跟神棍, LOL) 貪,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 不是一個選擇, 而是一個深深植入到基因裡面的天性. 所以利用人性貪的本質來做行銷, 往往都會有基本的效益存在. 可是很多人行銷人不懂得怎麼運用這個人性的弱點, 所以他們只會做一件事, 就是打折打折再打折 ok, 好, 接下來要講故事的重點了, 這是一間在高雄的鞋店, 我個人真的覺得他就是打折界的霸主. (請看附圖) 基本上他們每幾個月就會換一次扛棒. 然後你能想到的什麼打折打到骨折, 老闆跑路了, 不幹了了錢賣, 結束營業剩下九天之類的. 你能想到的基本上我都看過. 他們簡直把這方法發揮到了一個極限. 而且我搬來高雄三年, 老闆已經準備關門跑路準備三年了, 鞋子我也買了N雙了他還在準備跑路, 永遠都是九天後關門大吉. 可是我覺得們最厲害的並不是削價競爭, 而是他們鞋子根本賣的就和外面同價, 甚至還比較貴. 所以他讓你在買的時候以為你是佔了便宜, 其實都只是買的人心理自爽而已. (非名牌鞋子其實很難當下比價) 基本上大該是這個模式 利用人性的貪誘你進來 利用市場的不透明讓你來說服你自己購買(便宜, 可買的心態) 如果不幸地發現自己買貴了(大部份都一段時間之後, 其實通常幾個月後也記不太清楚價格, 只會記得買到跳樓拍賣貨), 也不會有人刻意去承認或大肆宣揚. 這樣做能長久嗎? 他已經準備要跑路準備了最少三年半, 你說呢? #資訊不透明 #這篇隨便寫的…
寒冬將至, 你準備好了嗎?
寒冬將至, 你準備好了嗎? 剛看到某個電商的老闆說他們母親節的毛利只有以往的大該三分之一, 原因除了大環境不好外, 有絕大部份是因為facebook廣告費倍增. 其實我看了之後只有一個感想, 就是現階段台灣廣告費還算是便宜, 有點功力基本上隨便亂投都還可以正ROI, 不過好景不會長, 廣告費以後只會越來越貴, 甚至跟歐美同步我都不意外. 原因其實很簡單, 台灣數位廣告算剛起步沒多久, 而台灣有95%的人都用facebook而且黏著度超高, 所以大家投數位廣告也都只以facebook為主, 沒什麼別的廣告平台來分擔這些預算.這樣長久下來投數位廣告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廣告費只會越墊越高, 而且台灣會比國外還嚴重. 美國其實大該六年前洗盤過一次, 那時候也是廣告費越疊越高, 然後很多不去開發新平台, 不懂變通, 不會優化的中小企業倒了一大片. 不過大洗盤後廣告費平均掉了三分之一, 這就是黑暗之後跟著來的黎明. 可是不一樣的地方是, 歐美人多, 廣告平台多, 流量多, facebook/google 太貴, 還有其他四五十個廣告平台可以發揮, 只要在任何一兩個廣告平台抓到一個小小的利基市場, 公司就能獲利. 能夠變通的方法其實就非常的多. 台灣不一樣, 只有facebook獨大, 大家一窩蜂地往facebook上面擠, 廣告費越疊越高. 而且更可怕的是, 台灣沒有其他像樣的廣告平台, 人口2300萬人也沒有特別多的流量可以開發. 這時候你必須問自己. 你算好你的LCV(客戶終身值)了嗎? 你的系統流程優化了嗎? 你的客單價拉得夠高, 擋得住廣告費嗎? 你的CRM系統追單功能發揮到極限了嗎? 你的客服優化過, 有好的SOP了嗎? 你準備好要跨國了嗎? 既然大家這麼喜歡[成長駭客]這個詞, 我也在這邊提一下好了. 一個真正高階的成長駭客, 除了要幫公司成長以外,…
用內容創造出需求
動物方城市這部片我並沒有一上映就馬上去看, 所以上映沒多久, 我就看到很多人用他的貼圖跟看到一些相關產品, 看到的當下其實我並不知道是動物方城市的周邊商品, 只是覺得一直看到這些東西, 而且都還不便宜, 心裡很不以為然, 覺得奇怪, 這些東西是什麼, 價值到底在哪裡 上個月我終於在快下片時去看了動物方城市, 看完後我很喜歡Nick這個角色, 所以我自己很開心的跑去買了一個Nick的公仔. 直到今天我拿到了這隻公仔時. 這時候兩個月前我跟波波黛莉的黃晨皓聊天時的一句話, 瞬間浮出我的腦海. [用內容創造出需求, 開拓新的市場] 其實Kim跟我說這句話的當時, 我並沒有太了解這句話的意思, 因為我本身是以買廣告操作產品為主, 所以內容這塊離我有一點點的距離. 不過當下我聽了有偷偷記下來, 因為我總是認為, 利害的人講出來的話應該都有他的道理邏輯, 先記下來以後可以慢慢琢磨. 直到我今天收到這公仔時, 我真的秒懂. 這公仔其實不便宜, PC Home上面一隻賣快$500, 基本上如果今天我沒看過這部電影, 然後要我花$500去買這隻公仔, 我會覺得我自己跟智障一樣.可是看完電影之後, 因為電影的內容, 我對這隻虛擬的人物產生了興趣與需求, 導致我自己去pc home上面做了一個購買的動作. (沒有透過任何廣告) 內容, 是很奇妙的東西, 他或許沒有辦法像廣告一樣能提供即時的數據與價值, 但是它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跟效益相較下是比較長久的, 而且最厲害的地方是, 他能夠把一個思想種子植入到你腦子裡, 然後讓這顆種子自己在你腦海裡發芽. 或許先用廣告創造出獲利讓公司生存, 然後再把獲利投資到內容裡來做長久的思想植入跟品牌導向, 才是最正確的做法吧? #高鐵上思考中 #發正經文刷存在感 #懂了就要趕快去執行 #買玩具買出心得 …
台灣到底創業的優勢在哪裡
[台灣到底創業的優勢在哪裡] 昨天看到了X轉PO一個外國人發言攻擊台灣的創業環境. 讓我看到了非常不爽, 決定寫一篇文來反擊, 同時我希望能導正一個”台灣創業環境不友善”的觀念. 最後, 我希望這篇文能夠帶來的是正面的能量. 原文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20160311/813714/ 這邊我會寫三段, 第一段是我的背景, 這樣大家可以自己評估我有沒有資格討論這個話題, 第二段我不會帶任何個人情緒來分析為什麼台灣的創業環境非常的友善. 第三段我會帶著個人情緒, 分析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認同這篇文跟為什麼我會這麼的火 ==========分隔線========== 先說一點我的背景, 沒興趣的人可以直接跳第二段, 因為其實也沒有很重要 我13歲唸完台灣國一時因為家庭因素去了美國, 接受了美國高中,大學的教育. 高中開始打工, 大學時半工半讀. 畢業後我去過IBM, 杜克大學醫院, Verizon Business 上班. 所以基本上美國的大中小企業我全待過. 第一間公司成立時我24歲, 第二間成立時26. 第二間因為專案到了生命週期加上跟合夥人鬧不開心結束了. 第一間由原本的行銷公司, 轉型為自創品牌, 自創品牌經營到現在快6年. 公司早期靠的是朋友幫忙, 自幹跟外包來處理所有事情. 中途有過一些員工, 不過大部分都還是靠自己. 由於外包的兇, 所以合作的外包公司包括美國, 歐洲, 羅馬尼雅, 印度, 台灣, 大陸, 菲律賓等等 (至於哪個國家的人素質好CP值高, 這我也很清楚, 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28歲時, 我的品牌稍微穩定一點, 該外包的都外包, 該自動化的都自動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