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惻隱之心害別人走更長的路. 前提 – 沒有人喜歡被同情, 沒有人喜歡被憐憫, 除非今天情況比較極端, 比如說天災人禍, 身心缺陷, 然後自我意識已經崩潰的情況下. 說真的, 今天就算是身障人士也不喜歡被同情跟憐憫. 而當一個人收到援助, 同情, 憐憫的時候, 人們腦中就會找很多的理由把一切合理化, 然後自我感覺良好. 文章重點 – 每次看到街頭藝人, 或是有的沒有的表演時, 我都會停下來看一下. 如果表演的真的不錯, 我都會給點小錢, 遇到真的喜歡的, 就會一直看然後一直給. 但是遇到真的不怎樣的表演, 我絕對不會給. 我身旁也常常有人說, 要不要彭場一下給點錢, 或是什麼都沒人看好可憐, 要不要幫助他, 鼓勵他一下. 這種我基本上是100%拒絕. 拒絕的原因很簡單. 他已經這麼爛了, 你還要鼓勵他, 是不是代表你今天在鼓勵他繼續爛下去? 如果今天他把這個動作合理化了, 就會被解讀成 [我的表演是優秀的, 是被認可的] 這時候他只會在一條前面沒有光沒有希望的路, 繼續走下去. 而你就是害他走歪的其中一個推手. 同情,憐憫必須要看場合跟情況, 很多情況其實真的不受用. 今天如果真的有心要給予, 也是要有技巧的, 要給得恰到好處, 讓對方覺得這是努力得來的, 才能夠達到目的的同時不傷害到對方的自尊. 為啥會想寫這篇, 因為剛剛看到新聞分享什麼某國小音樂會票滯銷, 然後分享希望大家去援助什麼的. 我今天不是叫大家不要去幫忙,…
Category: 雜七雜八
執行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在新加坡電商高峰會最後一晚時, 去了一個聚會, 加了好幾個同行的facebook. 回來後, 有一個住馬來西亞的人私訊了我. 25歲左右, 非常客氣, 很不藏私, 聊一聊就把他的網站跟產品給我看 (我們這行算禁忌). 其實我當下想法其實是有點不以為然, 想說感覺像個新手(感覺不到任何霸氣). 但是由於對方很客氣, 又不藏私, 所以我還是跟他小聊了一下. 後來我也跟他請教了一些國外物流的問題 一兩週後, 他又私訊我, 說看到我跟朋友們在閉關, 他也想到台灣來跟我們一起修煉. 說真的我這個人基本上只要你給我的感覺不要太差, 然後有小幫助過我, 基本上我都會有很基本的回饋. 於是我就跟他說機票買一買就來吧, 不介意的話, 我有間冷氣壞掉的空房給你住. 我想說新加坡見過面, 聊天人又不差應該不會怎樣. 結果他沒幾天就訂了一週的機票, hotel也訂了, 連接機都不要我接(說怕麻煩到我), 就飛來了 第一次見面是週日, 我們沒去辦公室, 直接約在咖啡廳. 然後我們見到他的時候, 我跟國外朋友都傻了, 為什麼傻了, 因為我們在新加坡根本沒見過這個人.(我從頭到尾把他誤認為另一位新加坡認識的人) 見面時的第一句對話如下 我: hi, 我們…..見過面嗎? 他: 沒有!! 我(滿臉黑人問號): 那…你怎麼會來??? 他: 我看到你寫的那篇新加坡高峰會的文章, 太有感了, 就決定私訊你, 然後來找你 我(??????): 喔…..好 然後由於第一次見面我們剛從香港回來,…
不負責任的股票預測
[不負責任的股票預測] 我先說, 我不懂股票, 我有個台灣帳戶裡面有些錢, 基本上全部丟給朋友操作, 完全不看, 因為看不懂. 但是我很喜歡從別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 因為很多東西, 是真的只有[內行人]才懂. 這邊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當年, 聯盟行銷開始盛行時, 有一家聯盟行銷公司股票是有上市的, 因為做聯盟行銷時有需求, 所以會常常監視聯盟行銷公司網站的流量跟找流量源頭. 那時候我就發現, 當他的流量跟alexa往上爆衝的時候, 幾個月後, 它的股價就跟著衝, 然後開始往下掉時, 也是幾個月後就反應在股價上. 因為聯盟行銷網的流量 = $, 所以反應是最直接的. 第二個大該就是Amazon了, 當他們宣布FBA跟一堆雲端服務時, 因為我馬上就用了FBA, 我很清楚的了解那些服務有多可怕. 就算Amazon本身沒獲利, 當時股價高到一股美金$180美, 我也覺得潛力無窮, 因為自己本身在用, 知道他到底強在哪, 至於股價飆到多少, 我就不想說了, 因為這隻我沒跟到, 幹 有興趣的人去 finance.yahoo.com 看amazon股價, 然後直接用google trend 去做比對, 就知道我在講啥了. 我現在又看到另一支了, shopify, 真的是用過後才知道他強在哪, 為什麼這麼多人用它, 而且他的獲利模式真的太可怕了, app market place +…
正確的思維比怎麼複製更重要
我真的不懂為什每次我寫出來, 我覺得真的很重要很重要的東西, 反應都不怎樣, 像是之前那兩篇成長的關鍵跟活出框架 反而像前天那種我覺得很普通, 隨手記錄的觀點文, 反應整個大爆炸. 說真的, 擁有正確的思維, 對我來說遠遠比知道怎麼做還要重要. 今天如果你擁有自我成長的思維, 遇到什麼東西不懂, 不會, 你總是會想辦法學到懂. 如果你沒有看破世俗跟活出框架的能力, 那麼你的眼光會永遠被眼前餵食的東西所侷限 沒有成長跟活出框架的思維的人, 永遠只能看著別人做, 然後想複製, 永遠無法領導跟創造. 不會操作fb廣告, 不會架設網站, 不會寫文案, 沒關係, 會找資源會自己學就好, 學會後自己創造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公式 但是不會找資源整天等著人家把密技給你的人, 說真的就算整個網站, 帳號打開給你複製, 你也複製不出一摸一樣的結果, 就算成功也只會是短暫的. 正確的思維, 觀念, 永遠比知道怎麼複製更重要 https://lihi.biz/CoLPl
活出框架
[活出框架] 沖繩我去第二次了, 第一次去看了海豚表演, 看完了, 拍拍手, 沒啥太大的感覺. 第二次因為幫公司報了團, 所以理所當然又去了海生館, 又看了一次海豚表演. 而這一次, 因為看過了, 所以有點像是用了局外人的角度去看這個表驗, 感觸也多了一點. 大家都說拒絕看海豚表演, 因為他們很可憐, 被困在那個泳池內, 一輩子沒有自由. 而從我PO的這張照片看來, 這是一副多麽諷刺的畫面. 海豚用盡全力的在表演, 為了就是那一頓飯, 而在岸邊的訓練師, 努力著陪海豚載歌載舞, 不也就是為了那份薪水, 吃那一頓飯? 海豚活在被人們框住的世界時, 大部份的人們, 不也都活在一個被世俗跟體制框住的世界? 上幼稚園, 小學 ,中學, 大學, 畢業後要找份工作, 結婚, 生子, 為了薪水做到死, 退休, 養老? 這邊有一份很噁心的數據, 2016年的6月3號, 美國的Department of State 發佈了一份聲明說美國現在有113,431,943份有效護照. 代表著36%的美國人有護照. 這也代表著, 美國有64%的人, 從來沒有離開美國過. 這還是美國誒, 一個這麼文明的國家. 更別說其他落後的國家了. 而這些從來沒有走出框框的人, 他們腦中得到的資訊, 基本上都是世俗跟體制餵給他們的. 當海豚的腦子內只有水族館時,…
商業的最終目的叫獲利
這世界上所有的公司跟商業行為, 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 叫做[獲利] 就算是非營利機構, 也必須要有獲利模式才能生存 (燒投資人錢的商業模式就不要拿出來談了) 如果今天廠商包出去給部落客的東西, 到最後沒有辦法[獲利]的話, 請問各位覺得這個合作能維持多久? 為什麼越來越多公司走效益導向, 很簡單啊, 因為營運跟決策者很清楚他們的[最終目的] 在哪裡. 我並沒有說部落客沒用, 只是太多部落客太高估了自己影響力, 報出來的價格不成正比, 然後同一筆錢花在別的地方有更大的效益. 何謂效應? 我們這些操盤手從數據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連網紅直播, 17春酒, 路跑贊助這種沒直接關聯的活動都能夠反應到營業額上了, 難道各位真的天真的覺得部落客的效應我們會看不到嗎….. https://www.facebook.com/tony.tsai/posts/10158705676175352 #感覺很多人不知道 #商業行為的最終目的是啥 #發錢出去做公益給人燒嗎 https://lihi.biz/dxHYs
部落客的行情
詢問了幾間經紀公司/經紀人, 發現部落客的行情只有幾個字可以形容. 真他媽的有夠亂. 價格從8百到8萬一篇的都有. 如果你是部落客, 以下的發文請不要帶著玻璃心看. =========== 難道現在的部落客都不知道, 今天的網路世界, 90%的部落格除了SEO以外, 已經沒有什麼其他的功能了嗎? 而且新產品跟品牌佈局只要做對了, 根本用不到很有名的部落客. 只要部落格不要太新, 有個5~8篇被google收錄過的文章. seo 基本上隨便閉眼睛亂做都能把新產品品牌推上第一頁. 在2015年的時候, Facebook 的流量就已經超越Google. (看圖) 而且在社群平台演算法越來越精準, 越來越保護自家平台的情況下, 社群平台給外部網站的權重跟觸及越來越低, 這時候大部份的部落格就真的他媽的只剩下SEO功能了. 一堆粉絲頁有實際粉絲數, 後台有粉絲受眾報告, 業配文, 直播, 錄影, 一篇也不過幾千塊. 幾十萬粉絲的也不過上萬. 講個更直接明白的. 我以前聯播網廣告費一天花4萬~5萬, 然後進來的流量品質是好的, 可以轉換, 沒啥垃圾的 現在聯播網充斥著內容農場的廢物流量, 把這堆拔掉的話, 同樣的下法, 一天花不到1萬5, 而且進來的流量還不是部落格喔, 大部份都還是權威跟新聞網站. 聯播網的品質 = 外部網站跟google 搜尋下來後的品質 (大部份部落格跟內容網站的獲利方式是聯播網) 部落格平台, 進來的流量有多爛我就更不想提了. 當你用 adwords一個這麼先進的廣告平台去做針對, 然後進來的流量品質還每況愈下的時候, 你跟我說部落格po文的流量品質很好? 當我是白痴妮?…
成長的關鍵
成長的關鍵 我很喜歡德州撲克, 也在這個圈子內認識了很多人. 這個圈子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就是輸錢的人永遠不覺得自己的打法有問題, 輸了永遠都有理由. 但是有趣的是, 7~8年下來, 贏錢的永遠是那些人, 很多人輸錢輸到跑路了都還不願意承認自己觀念錯誤跟面對問題. 每次比賽結束後, 我們幾個朋友都會聚在一起檢討手牌. 通常在檢討時, 總是會有那麼一兩個玩家, 自信滿滿地說, 他覺得他整場比賽都沒有打錯牌, 只是運氣不太好. 這時候我都會笑笑的說, 你覺得你沒有打錯牌, 是因為就算你錯了, 你也不見得會知道. 然後你前面的錯, 會骨牌效應的導致後面的出局. 而當你真的意會到你錯的時後, 通常都已經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了. 這個遊戲, 很清楚的顯示了人性上的一個最大的問題. 就是人, 永遠看不到(或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跟缺點在哪裡. 成長的關鍵, 就在於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還有認清事實 別人可以一個月輕輕鬆鬆幾百萬營業額, 你做得要死要活就是做不到, 為什麼? 別人可以很簡單的認識女生交到女朋友. 你努力努力再努力, 還是單身, 原因何在? 別人比賽三不五時就拿個冠軍, 你比賽打了又打, 就是一個冠軍都沒有, 難道你運氣真的這麼倒? 問題就在於, 很多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問題點在哪裡. 要看到問題, 說難不難, 說簡單也不簡單. 有多簡單? 只要你願意放下身段, 專心聆聽周圍的聲音, 尤其是強者的聲音, 通常問題就會一一浮現. 有多困難? 難就難在你要承認別人比你強, 然後聽到強者的意見後要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錯誤跟問題,…
產品的週期的感觸
產品操作久了, 總是會有些心得, 尤其是對產品的週期跟廣告費的起伏, 感觸特別的深. 早期是從聯盟行銷出來的, 在那個世界裡, 素材, 文案跟網頁的抄襲, 非常非常嚴重, 只要有某個產品廣告在某個流量平台上超過兩週, 馬上會被最少10組人馬抄襲, 然後你的獲利馬上會被大家瓜分掉. 也因為這樣, 在那個世界的行銷超人, 都具備著一個很基本的能力, 就是在最短的時間, 放大放大再放大的把一個產品在市場上用最快的速度洗乾. 後來轉型做品牌了, 這個習慣我還是沒改掉, 遇到一個賣得動, 數據好的商品, 我第一個反應就是要把它放大, 把市場洗乾, 可是自己做品牌時, 就會有庫存跟工廠交期的問題, 所以很多時候, 就被強迫要緩下來, 用廣告預算來控制庫存. 一段時間下來, 我發現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就是今天如果我用[正確]的廣告預算, 來磨一個產品時, 反而可以讓一個產品的生命週期更持久. 我下面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今天一隻產品廣告預算開一天5萬, ROI平均在4, 20萬一天的營業額, 然後可以跑兩個月, 300萬廣告費帶進1200萬營業額 但是如果廣告預算只開一天3萬, ROI 平均會到6, 18萬一天的營業額, 然後可以跑三個月, 180萬廣告費帶進1600萬營業額 為什麼預算開大ROI會掉, 因為當廣告預算大到一個程度而受眾人數不夠廣的時候, 會很容易達到一個邊際效應遞減的狀況. 從廣告上的角度去解釋, 就有點像是假設你今天預算3萬, 廣告平台拉出了可能會買你產品的受眾, 然後你的預算剛好每個人一天看一次, 但是當你預算超過三萬, 多的廣告費沒有地方去的時候, 廣告平台就會再拉出這些可能會買的人,…
複製得了產品,但複製不了思維
如果今天教過文案課, 就不準去上過課的人當文案講師的話. 好啊好啊, 哥過去教過一些電商的課, 講過些成長駭客的東西, 分享過行銷心理學, 現在誰做電商, 買廣告或是搞系統, 我就跟他翻臉開吉. 倒底有沒有大頭症到這麼嚴重? 一堆人不過一萬多左右的追蹤者, 就覺得自己是偶像公眾人物? PO文都在自我感覺良好或是報備近況, 然後整個一言堂, 任何不順眼的留言就封鎖 很多人沒有搞清楚一件事情, 就是別人來追蹤我們這種人, 是因為我們身上有這麼一些他們想學的專業, 而不是真的把我們當偶像來追蹤崇拜, 拔掉我們身上這麼點專業, 基本上我們啥都不是. 我常聽到人家叫我什麼神, 網紅, 什麼鬼的, 說真的我聽到真的覺得tmder有夠丟臉, 我都直接請對方不要再這樣叫, 才幾千個追蹤者神個雕, 網紅個小鳥啊, 沒有個5,8萬我都不覺得是個屁…. 今天如果真的有實力, 就算人家100%抄襲你, 你也還是能夠持續創新, 人家永遠就只能吃你剩下的, 追著你跑, 走你走過的路. 別人可以複製你的產品, 但是複製不了你的思維, 跟你準備創造出的未來. 文案哥哥, 怕人家搶飯碗怕成這樣, 真的有夠廢, 氣超弱的, 拜託, 加油好嗎. #怎麼可以大頭症到這種程度 #真的有夠丟臉誒 https://lihi.biz/mFNy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