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HK那邊投lihi廣告的效果感覺沒有太好, 又找不到適合發動社群的地方. 直到前幾週, 有個香港做聊天機器人的創業家, 被好幾個小編靠北說產品有問題, 結果他跑出來說這些小編會靠北是因為這些人愛他愛不到惱羞成怒才詆毀他 結果群組內好幾個女生發聲明說跟他沒關係, 然後整件事就燒出同溫層了 有多燒? 燒到我家娘子跑來跟我說 “我幫你找到小編群組了” “我幫你找到小編群組了” “我幫你找到小編群組了” 觀察了幾週後, 我終於鼓起勇氣出發了….. #留言內有那個偉大CEO的新聞 #能找到這群組我真的要感謝他 https://lihi3.me/j9DYk
Category: 行銷101
seo 怎麼做
今天被問了一題, seo 怎麼做. Seo 這種東西, 講技術的話就是一堆什麼標題關鍵字反向連結social signal, authority blah blah blah yada yada yada 撇開這堆有的沒的, 從一個品牌商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這邊更需要思考的其實是 “Google的核心是什麼” Google 的核心 = 給使用者最正確的搜尋+可信任的網站 同樣兩個主題的網站為什麼有人排第一有人排在第8頁? 比較多人討論 (反向連結) 比較符合搜尋者地理位置(主機IP, 網頁語言) 伺服器安全 (SSL) 剩下就是你的內容是不是獨特(dup content), 頁面上有沒有公司資訊? Privacy policy? TOS? 電話? 有沒有人討論你( social signal), 你的內容有沒有人分享(反向連結) 有沒有權威網站分享你的內容(信任值)? 與其討論怎麼做技術, 專注把內容做好, 讓別人信任, 願意分享. 把信任感這個核心價值最好, 慢慢就會上去了 硬做的上去也留不久. 更多討論在我們的Discord http://arowana.me/invite #最近DC都在討論NFT鞋子就是了 #SEO當然也有純技術派的 #普通人玩不起 #因為google真的不是白癡 https://lihi3.me/3sxCf
自曝其短是為了讓路可以走更遠
很多時候自曝其短, 是為了讓路可以走更遠 https://www.facebook.com/lihi.io/posts/939573709795749 #可是一直飛不太起來 #整天毛一堆 #真的煩死 https://lihi1.me/isZRJ
花錢跟風對創業家的重要性
[花錢跟風對創業家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有三個段落 第一段大該會講一下我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創業家跟個性 第二段會講因為我的個性, 我自己錯過掉了哪些機會 第三段想講的是最近很夯的動物森友會跟下一個該追的東西 我是屬於什麼樣的創業家跟性格? 我本身比較偏向是投機型創業家, 意思大該就是我只要看到什麼東西有商機, 或是我有興趣, 我都會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的缺點就是啥鬼東西都懂一點, 但是都不精. 不過好處就是當涉獵的東西一多的時候, 很多表面上看起來沒啥關聯的東西, 其實都可以串連在一起. 比如說比特幣, Poker 圈跟行銷圈, 這三樣沒啥關聯的東西, 其實就存在著非常多的 overlap. 以前的我沒啥錢, 所以只要是超過一萬塊錢的東西, 我都不會馬上跟風, 會先觀望一下子, 因為怕買下去 -EV (Expected Value) 講好聽一點我就是一個保守派, 啥東西都觀望一下確定是 +EV 我才下手 講難聽一點我就是一個沒膽子的孬種, 什麼都想做卻什麼都怕無法回本 所以我到底錯過了什麼? 先說個故事 我大學的時候, 有個叫Andy的學長, 大我幾歲, 我當時19他23的樣子, 他當時在我們朋友圈內是很有錢的, 23歲時主事業有成, 2000年網路股票爆發時又圈了一筆. 也因為有錢, 買東西比較不計較, 也很願意嘗試新東西. 那時候只要有新東西他就會買, 遊戲機, 手機, 甚至車子, 服務等等, 有點想不起來了, 反正我印象中就是只要市面上有啥好像很夯,…
文案的重要性
花了15分鐘寫了一篇文章 寫完後花了30分鐘, 讀了N次, 修飾用詞跟閱讀流暢度. 內容修飾完後花了30分鐘還想不出一個我覺得適合的標題. 小小一篇300字的內容產出過程, 往往就是這麼的耗時耗精神. 而一篇好的文案, 尤其是標題, 才能夠真正的跟潛在使用者達到產品上的溝通. 如果你的行銷永遠只著重在美美的圖跟漂亮的數據操作的話, 建議可以好好利用疫情這段宅在家的時間, 好好專研文案的重要性 #不過是一篇要Po在lihi粉絲頁的貼文 #搞了好幾個小時 #還是沒想出好標題 https://lihi1.me/LzFTl
靠AB測試省下超多廣告費
靠AB測試省下超多廣告費 + 文章尾端徵素材高手 lihi 短網址在 2017年12月開放時, 由於當時也不確定這東西到底市場會不會接受, 也懶得花時間做頁面. 於是我用一小時草草的做了一個MVP頁面 (most viable product), 想說看看狀況再來決定要不要花心思去經營. 推出後反應比我想像中好, 但是實際產品運用上需要進步的地方也比我想像中的多, 於是我們就一直花時間修正產品上的問題而完全忽略了註冊頁面上的優化. 直到大該今年初, 我覺得產品算有點成熟了, 於是我開始在服務上下廣告的同時, 我請公司小姐跟一個外包設計做了兩個不同風格的頁面給我. 因為通常測試細節之前, 我會想先測試出哪一種風格比較被接受 頁面1 (我做的草草版) – https://lihi.io/archived/1/ 頁面2 (公司小姐版) – https://lihi.io/archived/2/ 頁面3 (外包設計版) – https://lihi.io/archived/3/ 第一輪的測試是 頁面 1 vs 頁面 2, 詳細數據已經被我搞丟了, 反正大致上就是我做出來的草草版輸得一塌糊塗, 註冊率大該少了20%左右. 測試完後我把頁面2掛到主頁, 於是開始了第二輪的測試 頁面 2 vs 頁面 3 這一輪是我比較意外的, 我本來以為頁面2已經很不錯, 測試結果應該不會差太多, 結果流量帶過去, 才700多個點擊結果就出來了….
AB測試的運用
[AB測試的運用] 如果網站沒有消費行為, AB測試要運用在什麼地方? 這是一個我蠻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很多時候AB測試並不一定只能用在電商網站上. 以下舉幾個簡單例子. 假設你今天要收集名單資料, 你可以創立兩個不同的表單, 上面可以有不同的問題, 不同的順序, 不同的問法. 然後你把流量平均導入兩個不同的表單, 看哪一份表單的完成率比較高. 假設你今天有一個部落格, 你可以貼上兩篇一模一樣的文章, 但是用不同的排版, 或是標題. 然後把流量平均導入兩個頁面, 看哪一個頁面的跳出率比較低. 畢竟寫文章就是希望使用者看完, 越低的跳出率, 越久的停留率, 就代表這篇文章的標題/排版越成功. 很多時候不同的用詞, 寫作風格, 用圖, 配色, 都會有不同的成果. AB測試同時也可以用來測試哪一個廣告版位的位置點擊率比較高. (提高adsense收入), 一樣兩篇一模一樣的文章, 不同的廣告版位, 看哪一個版位的廣告點擊率較高, 可帶來比較高的營收. 至於AB測試怎麼做, 啊就用 https://lihi.io 的短網址, 後端兩個連結填上去, 讓他跑完後再去看GA/Adsense的數據就好啦. 過幾天我會搬一個我們最近AB測試的範例給大家看 (非電商的), 讓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靠這簡單的工具, 提升了多少效率跟降低了多少廣告費. #提高效益的AB測試 #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不要問要不要AB測試 #而是要毫無止境的測試下去 https://lihi.io https://lihi1.me/ic3X2
下一個社群的模樣
[下一個社群的模樣] 經歷了這麼多的通訊軟體革命, 從的AIM, MSN, skype, whatsapp, Fb messenger, telegram, Fb workplace, slack到現在主流的line 公司大概一年前改用Discord, 本來從一個使用者角度並沒有覺得有啥特別厲害的地方. 直到這幾天為了設定一個行銷/虛擬貨幣的私群主機, 開始從開發端的角度去研究. 稍微了解完後, 發現discord根本就是通訊軟體中的 shopify….真的爆幹強的. 這種社群最討厭的就是一堆匿名的跑來亂, 而discord可以綁定NFT自動驗證這件事基本上讓社群完全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更別說裡面的權限, 使用者升級, 看等級給不同頻道權限, 私群, 外掛機器人等其他溝通工具看不到的. 本來以為就是個普通的通訊軟體, 結果設定找BOT時一搜尋居然出來上萬個. Fiverr上也一堆商家收費協助設定. 整個生態圈完整到我有點驚訝. 雖然這些外掛跟升級很多都要花錢, 但是花下去我認真覺得超值的, 也代表開發者有獲利來源, 會有更多開發資源也會更永續. 我認真認為NFT的火熱會帶動discord取代非常多FB跟Line社團的流量. 他們有股票我一定買爆…… 以前網紅帶貨很有效, 現在效果越來越差, 很大一部分也是人們在這個過程還是有感覺到隔閡跟距離, 隨著網紅越來越多, 這種型態也讓使用者越來越麻痺. 而 Discord 這種私群, 更能凝聚社群的力量的同時也讓管理員更好管理. 我2021年一直跟大家說要研究抖音, 2021年底抖音流量也超過了Google. 2022年, 我覺得社群方向會慢慢往頂級的私群凝聚, 而Discord會變成另一種型態的流量霸主. 如果社群跟行銷是你生活的一部分的話, 那真的該好好看看 Discord跟NFT了. #只恨自己太晚開始認真對待 #公司實在太多事了…
AB測試的重要
AB 測試做多了, 每次看結果都有一個感覺. 轉換率的增加, 表面上跟佈景, 主題, 圖片, 文案blah blah blah有很大的關係. 實際上他永遠圍繞在信任感跟方便性上. AB 測試很重要, 找對元素來測試相對來說更重要. 很多人知道要測試, 卻不知道從何開始, 就會盲目測試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這時候只要思維轉換一下, 以[如何增加消費者信心跟信任感]為出發點去找AB測試元素時, 就可以找到更多可以測試的東西. 每次被請去分享 lihi 短網址實戰時, 我都會問兩個問題. 1. 知道什麼是AB 測試的人舉手 – 舉手率 90% 2. 有實際在做AB 測試的人呢 – 剩下不到 10% 這概念大該就是X你娘人人會罵, 但是真的能做到的沒幾人. #真的做到的會被當神拜 #AB測試能定一間公司的生死 #圍繞在信任感上的另一個東西是SEO https://lihi1.me/KgW3X
粉絲頁到底能不能辦抽獎
[粉絲頁到底能不能辦抽獎] 剛剛看到一個社團在討論粉絲頁抽獎, 樓主覺得抽獎是短期增加粉絲最快的方式. 因為我正在等牙醫很閒, 所以我就決定用最快的速度寫一篇抽獎攻略. 我當下馬上回覆說反正來抽獎的粉也都沒屁用, 與其辦抽獎不如直接上淘寶蝦皮買粉算了, 我還幫他找了一個有保固的. (看圖, 下面還有連結) 不過認真說, 抽獎不是不能做, 而是要看產業別或是有計畫性的去做. 什麼叫看產業別? 舉個簡單例子, 我手上有個德州撲克粉專, 我們辦抽獎抽一張$2500比賽的門票, 這個很明顯會來抽的100%是有在打德州撲克的, 100%精準受眾, 沒在打德州撲克的說真的抽這票也不知道能衝三小. 這種抽獎要辦我就沒啥意見. 現在來講真正粉專抽獎到底能不能做, 認真說我覺得可以啦, 不過如果純粹辦抽獎送產品, 結果下來大該會被老闆打到抽筋吧. 抽獎真的要辦, 就要辦的有計畫性跟有技巧. 1. 要有主題, 要有互動元素, 文案要寫好 2. 主題是主, 抽獎只能當作bonus.加分用. 舉個簡單例子吧. 我有個粉絲頁每年會製作義賣用的寵物桌曆(主題), 我們就會要求粉絲上傳幾張他們家貓狗最可愛的照片 (互動元素), 然後有上傳或是照片有被選到的就有機會抽到獎品. 這個幾乎每年都爆, 而且效應持續很久, 桌曆做好後也很幫助銷售. 這種抽獎才有意義, 吸引到的人才會是受眾. 不要為了抽而抽, 要有目的有主題, 抽獎只能當作一個幫助擴散的加速器, 不能當主 bktsai.com/蝦皮保固讚在此 #文案是很好的過濾器 #用文案過濾出真正的受眾 PS. 什麼叫文案過濾器? 告訴我們你最常用的心絲蟲藥品牌, 就有機會抽到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