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換手機搞丟了一堆超重要的東西, 本來以為只有我會遇到這種悲劇. 前一陣子我家工程師換手機, 結果出現了跟我一樣的悲劇. HAHAHAHAHAA 但是不同的是, 大哥他秒寫出了一個 dapp 來處理這個問題. 我整個看完後覺得產品很屌, 於是他把程式整理完丟給我後就換我發想文案跟整理landing page了. 我這邊先不透露這東西是幹嘛的. 平常搞正事, 這種只能週末跟晚上搞的東西大該還需要兩週才能完善. 這邊的重點其實是想講 Landing page. 因為這東西是做在區塊鏈上, 所以他丟給我的核心文案內容跟型態就非常 web 3.0 可是我一直在想的是, 我文案跟風格一定要走3.0嗎? 為什麼不能用更多人懂的2.0文案去推3.0的東西, 大家的目的不都是想出圈? 這邊舉一些例子. 以下是 2.0 vs 3.0 話術上的不同. Try it for free vs Enter Dapp Password vs Passcode / key phrase Coin vs Token 其實寫了一半發現兩邊幾乎是可以完全用不同文案跟型態在解釋同一個服務產品. 這讓我非常想做一件事, 做兩個頁面出來推這個專案. 一個3.0文案+風格, 一個滿滿2.0的土味. 請數據告訴我哪個有機會登天 #文案寫得越簡單明暸…
Category: 行銷101
猜猜看哪個才是流量密碼
同一部影片, 第一次, 放一週只有400觀看 刪掉重放換個標題, 兩天已經2400觀看然後還在飆 #猜猜看哪個是贏家 #正確文案才是流量密碼 https://lihi3.me/ezigo
迷因/色情影片的流量
上一篇提到的那個, 因為太噁, 我這邊就不在贅述片名了 這邊我講講當時聽到的故事. 2010的時候, 我去了一個在Vegas的聯盟行銷高峰會. 中間我們自己的論壇有一個大該15人的小聚會, 我就去了. 那時候我們15人分兩小團在聊天, 一團是OG中的OG, 另一團就是我這種小嫩嫩. Note – 雖然我是小嫩嫩, 不過當時26歲的我是所有人裡面年紀最大的, 所以他們就像尊重老人一樣尊重我. 這群人裡面就有包括36億比特幣洗錢王. 不過他當時跟我一起在小嫩嫩團, 我也是那一趟認識他的. OG團內站了兩個在美國做SEO幾乎封頂的神, 不是像Neil Patel那種只會講講的, 是真的實作有能力操作真的很強像威爾剛, 汽車貸款關鍵字那種神, 然後他們旁邊還有一個大該150公斤沒脖子的胖子 (後面稱呼他150) 跟一個也很有名的禿頭. 當時禿頭跟其中一個筆名藍帽SEO的是我心中的神, 平常在論壇上已經有交流, 想說難得碰面, 就挺著口音很重的破英文出發了. 圍過去後剛好就聽他們在講這部片, 而且表情超認真. 想說幹口味這麼重我他媽要怎麼聊. 後來聽一聽才發現原來那個150是策劃這專案的核心, 當時遇到一些營運上的問題所以他們才很認真在討論這件事. 細節大該是這樣 先跟大家說, 因為聯盟行銷的領域內很少[團隊]這種東西. 原因是如果知道你的流量來源, 知道你的頁面, 我整個扒走複製就能跟你賺一樣多的錢, 所以這行幾乎都是獨立戰神. 什麼叫獨立戰神? 需要網站, 自己架 – 那時沒有開店平台, 連wordpress都還很陽春 需要伺服器, 自己租, 自己設定DNS, Nameserver, 自己設定環境 –…
突破同溫層的方法
之前HK那邊投lihi廣告的效果感覺沒有太好, 又找不到適合發動社群的地方. 直到前幾週, 有個香港做聊天機器人的創業家, 被好幾個小編靠北說產品有問題, 結果他跑出來說這些小編會靠北是因為這些人愛他愛不到惱羞成怒才詆毀他 結果群組內好幾個女生發聲明說跟他沒關係, 然後整件事就燒出同溫層了 有多燒? 燒到我家娘子跑來跟我說 “我幫你找到小編群組了” “我幫你找到小編群組了” “我幫你找到小編群組了” 觀察了幾週後, 我終於鼓起勇氣出發了….. #留言內有那個偉大CEO的新聞 #能找到這群組我真的要感謝他 https://lihi3.me/j9DYk
seo 怎麼做
今天被問了一題, seo 怎麼做. Seo 這種東西, 講技術的話就是一堆什麼標題關鍵字反向連結social signal, authority blah blah blah yada yada yada 撇開這堆有的沒的, 從一個品牌商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這邊更需要思考的其實是 “Google的核心是什麼” Google 的核心 = 給使用者最正確的搜尋+可信任的網站 同樣兩個主題的網站為什麼有人排第一有人排在第8頁? 比較多人討論 (反向連結) 比較符合搜尋者地理位置(主機IP, 網頁語言) 伺服器安全 (SSL) 剩下就是你的內容是不是獨特(dup content), 頁面上有沒有公司資訊? Privacy policy? TOS? 電話? 有沒有人討論你( social signal), 你的內容有沒有人分享(反向連結) 有沒有權威網站分享你的內容(信任值)? 與其討論怎麼做技術, 專注把內容做好, 讓別人信任, 願意分享. 把信任感這個核心價值最好, 慢慢就會上去了 硬做的上去也留不久. 更多討論在我們的Discord http://arowana.me/invite #最近DC都在討論NFT鞋子就是了 #SEO當然也有純技術派的 #普通人玩不起 #因為google真的不是白癡 https://lihi3.me/3sxCf
自曝其短是為了讓路可以走更遠
很多時候自曝其短, 是為了讓路可以走更遠 https://www.facebook.com/lihi.io/posts/939573709795749 #可是一直飛不太起來 #整天毛一堆 #真的煩死 https://lihi1.me/isZRJ
花錢跟風對創業家的重要性
[花錢跟風對創業家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有三個段落 第一段大該會講一下我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創業家跟個性 第二段會講因為我的個性, 我自己錯過掉了哪些機會 第三段想講的是最近很夯的動物森友會跟下一個該追的東西 我是屬於什麼樣的創業家跟性格? 我本身比較偏向是投機型創業家, 意思大該就是我只要看到什麼東西有商機, 或是我有興趣, 我都會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的缺點就是啥鬼東西都懂一點, 但是都不精. 不過好處就是當涉獵的東西一多的時候, 很多表面上看起來沒啥關聯的東西, 其實都可以串連在一起. 比如說比特幣, Poker 圈跟行銷圈, 這三樣沒啥關聯的東西, 其實就存在著非常多的 overlap. 以前的我沒啥錢, 所以只要是超過一萬塊錢的東西, 我都不會馬上跟風, 會先觀望一下子, 因為怕買下去 -EV (Expected Value) 講好聽一點我就是一個保守派, 啥東西都觀望一下確定是 +EV 我才下手 講難聽一點我就是一個沒膽子的孬種, 什麼都想做卻什麼都怕無法回本 所以我到底錯過了什麼? 先說個故事 我大學的時候, 有個叫Andy的學長, 大我幾歲, 我當時19他23的樣子, 他當時在我們朋友圈內是很有錢的, 23歲時主事業有成, 2000年網路股票爆發時又圈了一筆. 也因為有錢, 買東西比較不計較, 也很願意嘗試新東西. 那時候只要有新東西他就會買, 遊戲機, 手機, 甚至車子, 服務等等, 有點想不起來了, 反正我印象中就是只要市面上有啥好像很夯,…
文案的重要性
花了15分鐘寫了一篇文章 寫完後花了30分鐘, 讀了N次, 修飾用詞跟閱讀流暢度. 內容修飾完後花了30分鐘還想不出一個我覺得適合的標題. 小小一篇300字的內容產出過程, 往往就是這麼的耗時耗精神. 而一篇好的文案, 尤其是標題, 才能夠真正的跟潛在使用者達到產品上的溝通. 如果你的行銷永遠只著重在美美的圖跟漂亮的數據操作的話, 建議可以好好利用疫情這段宅在家的時間, 好好專研文案的重要性 #不過是一篇要Po在lihi粉絲頁的貼文 #搞了好幾個小時 #還是沒想出好標題 https://lihi1.me/LzFTl
靠AB測試省下超多廣告費
靠AB測試省下超多廣告費 + 文章尾端徵素材高手 lihi 短網址在 2017年12月開放時, 由於當時也不確定這東西到底市場會不會接受, 也懶得花時間做頁面. 於是我用一小時草草的做了一個MVP頁面 (most viable product), 想說看看狀況再來決定要不要花心思去經營. 推出後反應比我想像中好, 但是實際產品運用上需要進步的地方也比我想像中的多, 於是我們就一直花時間修正產品上的問題而完全忽略了註冊頁面上的優化. 直到大該今年初, 我覺得產品算有點成熟了, 於是我開始在服務上下廣告的同時, 我請公司小姐跟一個外包設計做了兩個不同風格的頁面給我. 因為通常測試細節之前, 我會想先測試出哪一種風格比較被接受 頁面1 (我做的草草版) – https://lihi.io/archived/1/ 頁面2 (公司小姐版) – https://lihi.io/archived/2/ 頁面3 (外包設計版) – https://lihi.io/archived/3/ 第一輪的測試是 頁面 1 vs 頁面 2, 詳細數據已經被我搞丟了, 反正大致上就是我做出來的草草版輸得一塌糊塗, 註冊率大該少了20%左右. 測試完後我把頁面2掛到主頁, 於是開始了第二輪的測試 頁面 2 vs 頁面 3 這一輪是我比較意外的, 我本來以為頁面2已經很不錯, 測試結果應該不會差太多, 結果流量帶過去, 才700多個點擊結果就出來了….
AB測試的運用
[AB測試的運用] 如果網站沒有消費行為, AB測試要運用在什麼地方? 這是一個我蠻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很多時候AB測試並不一定只能用在電商網站上. 以下舉幾個簡單例子. 假設你今天要收集名單資料, 你可以創立兩個不同的表單, 上面可以有不同的問題, 不同的順序, 不同的問法. 然後你把流量平均導入兩個不同的表單, 看哪一份表單的完成率比較高. 假設你今天有一個部落格, 你可以貼上兩篇一模一樣的文章, 但是用不同的排版, 或是標題. 然後把流量平均導入兩個頁面, 看哪一個頁面的跳出率比較低. 畢竟寫文章就是希望使用者看完, 越低的跳出率, 越久的停留率, 就代表這篇文章的標題/排版越成功. 很多時候不同的用詞, 寫作風格, 用圖, 配色, 都會有不同的成果. AB測試同時也可以用來測試哪一個廣告版位的位置點擊率比較高. (提高adsense收入), 一樣兩篇一模一樣的文章, 不同的廣告版位, 看哪一個版位的廣告點擊率較高, 可帶來比較高的營收. 至於AB測試怎麼做, 啊就用 https://lihi.io 的短網址, 後端兩個連結填上去, 讓他跑完後再去看GA/Adsense的數據就好啦. 過幾天我會搬一個我們最近AB測試的範例給大家看 (非電商的), 讓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靠這簡單的工具, 提升了多少效率跟降低了多少廣告費. #提高效益的AB測試 #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不要問要不要AB測試 #而是要毫無止境的測試下去 https://lihi.io https://lihi1.me/ic3X2